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261頭城鎮]島孤人不孤-龜山島

2006年10月份,有幸應好友烏龜的邀請,他們公司承接了龜山島人文及自然生態解說手冊的編製,所以上島拍攝取景,這一趟,終於讓我完成了在宜蘭念書時曾在心裡暗許下的一個願望。北起頭城南至蘇澳,只要面向東方海面上就可以瞧見孤懸在海中的形似烏龜的龜山島,我想是許多往返北宜花之間的旅客,在火車上面對海景及遠方島影應該也都曾有登島一探究竟的想法。

DSC_0019 在頭城烏石港辦理簡單的登島手續及接受海巡弟兄檢查,我們搭乘村長自有的漁船轉往龜山島。

DSC_0048 海面上雖然天候不太好,但是烏龜的外形比起在本島上看起來,更清楚分明。 DSC_0040從另一側看龜首部分。

DSC_0138接近龜山島時,太陽竟露了出來,讓整個海水與岩壁色彩飽和度提高不少。龜首部分因硫磺礦藏量頗多,岩壁上也都因噴氣孔噴出大量 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碳而變得黃、紅色。近島部分海水顏色特淺,是因為強烈的地泉湧出海面,此種現象又稱為「出磺」。

DSC_0141 村長特地將船隻駛近湧泉,讓我們一探究近;這樣的藍,很像電影藍色珊瑚礁的那種美。

DSC_0146 因為海浪沖蝕而形成的海蝕洞,兩兩相鄰,稱為"眼鏡洞"。

DSC_0147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龜山島成為軍方掌控臺灣東面海域的一個軍事要塞,但是隨著兩岸情勢減緩,軍方逐漸縮編有限度地開放登島旅遊。碉堡、軍紀標語、500障礙訓練場留下了軍方歷史軌跡,而不遠處岸上小橘衣,是等著我們上岸的海巡弟兄。

DSC_0178 往前行走,這是島內自然湧出的冷泉,冰洌清涼。

DSC_0189 401步道通往島上最高點的401高地。島上最高點是398m,因為軍方興建2層樓高3m的哨所所以總高達401m,高地與步道之名因此而來。步道全長1400m,均有石階可通行,可想而知,以往駐防的阿兵哥出操就是開路做步道建碉堡要塞。步道兩側常有印度鞭籐、

DSC_0216

從401高地上看向龜尾及龜尾潭。龜尾潭周圍延伸一公里至龜尾潭的「砂嘴」, 會因為冬、夏季風向和 河流產生的潮流夾帶流石所形成龜尾變化而南 北移動據說他的尾端會隨季風移動,吹東北季風的時候,龜尾偏南,吹南風時又向北,俗稱「靈龜擺尾」,類似這樣的現像,在花蓮牛山也有,東季與夏季海灘會出現砂灘及石灘。

DSC_0235 低海拔的島嶼氣候讓桑科榕屬在此容易發現。除此之外,東北角特有的植物,金平氏冬青、印度鞭藤、厚葉石斑木等在此也很常見;除了植物與本島比較不同,棕耳鵯也是臺灣本島沒有的鳥類。

SSL10617印度鞭藤的葉先端會特化成捲鬚狀,方便纏繞勾搭其他植物。

DSC_0232 島上還有一棵,全台分佈最北端的野生毛柿老樹,是宜蘭縣政府列管的保護老樹。

SSL10628野生的小毛氈苔可以在島上岩壁看見,是台灣產食蟲植物中比較常見的種類(但是其實也越來越少了)。屬於毛膏菜科,多年生細小草本,葉片根生,成簇開展,長倒披針狀匙型,長帶紅褐色。葉緣及葉面均密生腺毛,上半部尤多,可分泌黏液捕捉果蠅、蚊子等小昆蟲。夏至秋季開粉紅花色或白色花,花莖細長,頂端卷曲。分佈於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山區,台北內湖、觀音山、七星山等地均可在潮濕的山壁見到苔蘚類混生。

DSC_0154 最有感覺的是島上的這個碑文,我想,應該深深刻在許多在此服役的阿兵哥心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