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祥基督教堂的周姊妹一再推薦,白楊步道不可錯過,位置差不多在天祥後往文山方向後第一個明隧道後不遠處,有一個山洞進去就是了。果然,開車到了這,就見到一條又黑又深的隧道,想說,這條黑黑的路大概就是白楊步道,應該走一下子就ok了,那,車子就停路邊好了(所以我放了不道德的罪,沒把車子放在停車場...)。
原本的輕忽大意,在闖進入口第一個隧道後,開始轉變為小心翼翼。沒有帶照明設備,只能慢慢地走在漆黑的隧道哩,聽著遠方洞口傳來的聲音以及些微的光芒,緩緩前進,而地上應該是濕漉漉的,應該會有爬蟲類動物。380多公尺長的隧道,大約要花5分鐘徐徐而行。
走出洞口見到的是峽谷中的一條湍急且清澈的溪流,這是由南向北流動的瓦黑爾溪。雖不如心中預期的一片寬廣的桃花源,但還算清幽。順著平坦的步道,看著指標前行,全長2,100m的白楊步道才要真正開始。
為建水壩而開的白楊步道,整條步道沿溪而行,前段遇見的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後段所見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一路上可心賞峽谷溪流,山壁苔流,以及感受隧道工程的興建過程。步道中間,可見到寬闊的大崩壁,以及噴植草生帶的水土保持工法,過了大崩壁,便是進入白楊瀑布的隧道了。
白楊瀑布前的山壁石縫,正好可見吊橋山壁,是一大美景,過了吊橋上了木造觀景台,前後雙方呈不同景觀。
後方是沿著山壁涓流而下的白楊瀑布,柔媚.柔媚..柔媚...
前方則是白楊橋下的塔次基里溪溪水貫穿大石一股腦兒傾洩而下的注入池中,壯觀.壯觀..壯觀...
2公里的路途中,「隧道」,絶對是一大特色。從入口到水簾洞,總共經過七個隧道,除了第一個入口隧道筆直前行之外,其餘每個隧道均蜿蜒而行,尤其白楊瀑布旁轉往水濂洞的隧道,完全的漆黑,若是我一個人前行,大概就會在此打退堂鼓,所以強烈建議,必須攜帶照明設施,而且最好攜帶可以防水一點的手電筒,這樣才可抵擋水濂洞內的傾盆而洩的泉水攻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