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祠位於中橫公路182.5km處,距離太魯閣約2.5km,這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公路的殉職於合流段的141位人員而建,最初的祠堂於民國47年建造,但在民國69年因地震而崩塌,民國72年整建完成;民國76年再度因為地震而崩塌全毀,隔年重新建於原址左方,即今日所見之位置,採山洞型的建築。
沿長春橋旁右邊石階而下,穿過隧道中的步道,步行經過幾個形狀不一的石洞步道,石洞步道尤其清涼,石洞步道一邊緊臨立霧溪,站在這裡可見立霧溪清徹的溪水,俯瞰彎曲湍急的曲流,流向大海前,變得寬廣和緩了。約十分鐘抵達長春祠,長春祠下分流而瀉的水勢盛大,長年不竭的湧泉自岩層中奔騰而下,形成壯麗的飛瀑景觀,由道路望去,可見一瀑布流經長春祠。
祠後方有一道 380階的石梯,俗稱「天梯」,沿石階往上走到盡頭便可抵達觀音洞,內有觀音石佛及橫貫公路的施工全圖。繼續前行經過吊橋即可到達禪光寺,沿途有植物多為青剛櫟、太魯閣櫟、台灣櫸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